那时候,无论益州官府还是朝廷,都没有人想着征募他为吏,助力平定叛乱。
    相反,巴郡各县还是严密防备于他。
    连临江甘家都被隐晦的警告了一声:如果甘宁胆敢在这个时节闹事,他们就将上表朝廷将甘家定为马相的帮凶!
    当成叛逆!
    冠上夷族灭门之罪!
    这样的结果,和甘宁最初为贼的初衷,截然而反。
    官府没有将他视为豪杰,而是归类于冥顽不灵、脑生反骨的贼寇!
    更大的打击,则是刘焉前来任职州牧后。
    刘焉到任没多久,就各种拉拢人心,如益州南部的蛮、羌、夷、叟等部落,如州郡内各大豪族及大户。
    就连曾经和张角一时俱起叛乱的五斗米贼首领张修,都派人去商讨招降安抚之事了。
    而他这个锦帆贼,却没有等到招安的信使。
    本来他还想着,以刘焉大汉宗室之后的尊贵身份,和他默契的上演一场“礼贤下士,贼寇归心”
    的佳话,让天下口口相传呢!
    结果
    对此,他心意难平。
    在刘焉眼里,他甘宁竟然还比不上五斗米贼张修?
    (▼へ▼メ)嗯?!
    倒是宗族里的一位长辈,给他解释了一番。
    那位长辈本身才学不高,却人老成精,对世事洞如观火。
    他一针见血的,指出了刘焉招降张修,得到的利益会比招安甘宁要大无数倍。
    甘宁的长处,是本人有勇力和麾下之人皆愿效死。
    但劣势也很明显:州郡内的豪族都不喜欢他!
    毕竟巴蜀大户们都有走水路逐利的商队,都被甘宁给劫过!
    更深一层的考虑,则是刘焉出于权力安全的考虑,也不会招安甘宁。
    刘焉和巴郡太守陈雅,面和心不和。
    甘家扎根于临江,若是招了甘宁为麾下,到时候刘焉和陈雅起冲突了,甘宁会选择帮谁?
    是有知遇之恩的刘焉,还是威胁宗族生存的陈雅?
    在普遍家天下的理念里,刘焉是有答案的。
    而招降五斗米贼张修,则是大不同了。
    张修在流窜巴郡为巫二十余年,极大剥夺了黔首百姓对官府权威的敬畏,巴郡官府上下对他都是想除而后快的。
    而且巴郡内的賨夷部落都对五斗米教有好感。
    招降了张修,刘焉等于给自己添增了实力:可以从巴郡源源不断招募兵卒!
    权势者的行事出发点,不是光看表面的。
    而是更在意于,背后所牵扯的利弊。
    甘宁释怀了,也彻底死心了。
    他想以武立身,图谋封候拜将的道路,行不通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