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钢梁准备的怎么样了?”
    “已经和铅块连接好了。”
    铅块的重量是非常重的,所以对于安全问题,叶天是极为重视。
    为了保证足够结实,钢梁都是整体铸造,用的是根据地新建的高炉。
   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还是很强的,最起码土法高炉虽然不能生产高碳钢,但是可以生产稍微高一点的高碳钢。
    当然,为了保证安全性。
    叶天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接了两道钢梁,所有铅块用铆钉接好。
    旁边放的就是一台人力的电动机,电厂的负荷已经达到最高,抢日本人一次就差不多了。
    不说别的,最起码关键的地方,日本人肯定会看守好的。
    “来派几个人适应一下,到时候我们在调整齿轮的大小。”
    在这个时候,皮带传动肯定会有损失,而且条件也不具备。
    所以叶天设计了一套极为复杂的齿轮传动系统,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。
    齿轮传动系统可以保证最大的效率,但是配件极易磨损。
    而且齿轮钢都是特制的,为了保证齿轮钢的质量,一天需要保证有足够的力去让金属晶体细化。
    叶天很简单的,用铁轨制造了一台锻机。
    只不过旁边有一个人需要踩轮子来让锻机开合,还专门打造了一个保温炉用来进行回火。
    这一台机器穷尽了叶天的所有脑细胞,所有能想到所有能考虑的问题他都考虑到了。
    但是还是出了点问题,不能用普通的绳子来拉对重。
    无论是麻绳还是棉麻的绳子,都不好承载这么大的重量。
    “还是要做轧机来做出来钢丝,然后编成钢丝绳。”
    轧机相对来说很好做的,基本上就是几个轧棍做成的机器。
    半成品的钢条要经过轧机压制成钢丝,然后把钢丝编起来。
    用手编钢丝,这是叶天第一次干这个,以前听说过老师傅用手编过钢丝,但是叶天从来没有自己编过,知道怎么编。
    编成钢丝绳,这个是需要技术的。
    并不是说像普通绳索随便一扎就行了,因为钢丝绳是由细细的钢丝慢慢的拧成一大股绳子。
    也并不是说钢丝绳就一定都是钢丝,在钢丝绳中央会有一根麻绳来保证韧性。
    一般钢丝绳会有棉芯和麻芯,棉芯自然是棉花绳。
    在大的重量下,一般是用的麻芯。
    麻绳对于叶天来说不是问题,有问题的是需要一个怎么编成钢丝绳。
    叶天坐在一边思考着钢丝绳的样子,看样子自己还需要个台钳一样的东西固定住。
    研发成本在叶天看来实在是太高了,根据地不仅要供养部队吃喝,还要进行武器装备的研发负担有些重了。
    叶天参加后勤会议的时候,虽然根据地的粮食产量上来了,但是材料的购买依然是个沉重的负担。
    在日占区的肥皂市场已经完全沦为日本人的市场了,但是还是可以依靠量和低价的巨大优势赚一波快钱。
    糖这个东西完全是平民价格,所以糖类的生产是根据地一大重要的收入。
    根据地的税收是虽然也不少,但是面对糖这个紧俏的物资,还是稍微不能比的。
    “来来来,先去找几根粗麻绳来,咱们先试一下。”
    叶天越想越是难受,替换材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,根据地要养活那么多人,还要抓粮食生产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