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世民被薛玖说得没有理由反对,没好气的说道:“朕一天忙得脚不沾地,你还添麻烦,不怪你怪谁?”
    “陛下,朝廷人才济济,你一个人,能操心多少?还不如让他们去做事,你只需要看结果就成,至于如何去做事,你听一下不就行了。”
    “你知道个屁!”
    薛玖瘪瘪嘴没有和他争论,作为一个皇帝,还是新上位的,怎么可能放心把权力下放。
    “陛下叫微臣进宫,不会就是为了训斥一顿吧?”
    薛玖问道。
    “你与崔家合作,让他们种植棉花,为何不与朝廷合作?”
    李世民问道。
    “陛下这可是误会臣了,当初臣与崔家合作,陛下尚且是秦王,这棉花种植,朝廷谁相信呢?
    而且这棉花不能吃,普通百姓种植,就会让家里粮食收入减少,这可不行。”
    薛玖解释道。
    棉花没有在中原推广开,原因有许多,产量低,去籽难,种植不容易,或者说种植不得法,这都是原因。
    不经过精心照料,棉花产量很低,还不如麻,百姓自然不愿意种植。
    如果说其它都能解决,但是有一点,现在的人还想不到,那就是弹棉花。
    薛玖很佩服第一个明弹棉花的人,没有弹过的棉花,纺线比丝麻困难,直接填充,保暖效果与芦花差不了多少。
    没有去籽的棉花,用着咯人,一点点去籽,晾晒,耗费很多人力和精力,得到一堆板结的棉花,这种事情谁愿意做?
    推广给百姓,这不是找骂吗?
    薛玖觉得,与崔家合作,让崔家种植,他这边建立作坊处理,这才是最好的办法。
    等熟悉的人多了,弹棉花的工匠多了,去籽的器械多了,还有懂得种植的人多了,才能全民推广。
    如今信息闭塞,想要推广到全国很困难,只有让世家见识到好处,由他们领头,这才容易一些。
    “明年可否让百姓种植?”
    李世民问道。
    薛玖摇摇头,把事情的难度利弊,详细的讲解了一遍,最后才说道:“由世家种植棉花,百姓用粮食去换,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情。
    等百姓见识到了好处,种植技术已经被大众所知,这时候百姓种植,才能获得最大收益。”
    “如此一来,岂不是让世家受益?从百姓那里赚取大量的粮食。”
    李世民皱着眉头道。
    “陛下,没有好处的事情,谁愿意去做呢?”
    “哼!”
    李世民不满的哼了一声,他也知道薛玖说的是事实,不过世家赚钱,他就不爽。
    薛收,陆德明,房玄龄都给薛玖讲解过天下大势,世家关系,以及前朝的一些秘闻趣事。
    薛玖是后世灵魂,很清楚世家与皇室矛盾,这是权力与利益的冲突,是很难调和的,双方必须相互妥协,相互试探对方的底线,一次次的交手,一次次的打击对方。
    李世民不满归不满,但他是理智的,看了一眼薛玖说道:“你们薛家这点做得很好,不与百姓争利,以后要保持下去。”
    “陛下放心,薛家从来不会想着收刮百姓,要说赚钱有的是门路,即便不经商,也能养活家族,还能带着附近百姓,一起过好日子。”
    薛玖很肯定的说道。
    “以后不许再送鸡鸭那些东西进宫里。”
    李世民揉揉额头道。
    现在他都有些怕见到女儿,呼呼啦一群鸡狗鹅,也不知道怎么回事,那些动物就是和他过不去。
    鸡鹅这种家禽,以前只觉得是食物,从来没想过,居然像宠物一样黏着主人,走到哪跟到哪,睡觉都趴在床前。
    你说不好吧,它们还护主,你说好吧,这又不像样子,从来没有听说过,哪一朝代的公主,养鸡鹅带在身边的。
    打又不和打,每次踢一脚,就得面对眼泪汪汪的女儿,养死一只,也会伤心好几天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