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16
数字舞台上的追光者
深夜的出租屋被电脑屏幕的冷光照亮,林小满蜷缩在褪色的沙上,机械地刷着招聘软件。
页面上密密麻麻的&0t;已读不回&0t;像一张张嘲讽的脸,三个月前被裁的场景再次刺痛她——主管说&0t;公司要年轻化&0t;时,工位上那盆蔫了的绿萝还没来得及带走。
厨房传来微波炉&0t;叮&0t;的一声,她麻木地嚼着冻水饺,手机突然弹出一条推送:《素人主播孵化计划:零经验也能月入过万》。
配图里网红们光鲜亮丽的模样与自己的处境形成鲜明对比,鬼使神差地,她点开了报名链接。
&0t;这是豆包智能直播助手,将全程辅助你的成长。
&0t;面试那天,机构的运营总监推来一台平板。
屏幕上,豆包的虚拟形象是个戴着眼镜的可爱机器人,机械臂上还举着块小黑板。
林小满盯着它眨动的大眼睛,突然想起小时候玩的电子宠物。
第一次试播在闷热的出租屋厨房。
头顶的风扇吱呀作响,镜头里的料理台堆满杂乱的调料瓶。
&0t;大家好&0t;她的声音被电流声吞没,弹幕立刻飘过:&0t;这画质糊成马赛克了背景好1091&0t;。
豆包的提示框适时弹出:建议更换纯白背景布,调整手机白平衡。
可当她手忙脚乱翻出床单时,直播间已经走得只剩三个观众。
深夜复盘时,豆包生成的分析报告像份判决书:镜头语言混乱、互动频率不足、专业知识缺失。
&0t;需要启动定制化训练方案吗?&0t;对话框里的文字跳动着,林小满咬着嘴唇点了确认。
此后的日子被切割成密集的学习模块。
清晨六点,豆包的语音闹钟准时响起:&0t;今日训练重点:镜头表现力提升。
&0t;对着手机前置摄像头练习微笑时,她现自己的法令纹比记忆中深了许多;午休时间,豆包播放着头部主播的高光片段,逐帧拆解控场技巧;深夜,ai讲师不厌其烦地纠正她握锅铲的姿势,说这关乎专业形象。
转折点生在第28次试播。
林小满按豆包的建议,将镜头对准案板上跳动的食材,配合轻快的bg切出均匀的土豆丝。
弹幕突然有人问:&0t;刀工好厉害!
怎么练的?&0t;她愣了一下,豆包的提示立刻弹出:分享练习心得,引导关注。
&0t;其实我以前切菜总切到手&0t;话一出口,直播间的人数开始缓慢上升。
豆包实时分析着数据,在屏幕角落用不同颜色标注关键词:当她说&0t;坚持三个月每天练习&0t;时,观众停留时长增加;抛出&0t;想学的扣1&0t;的互动话术,弹幕瞬间刷屏。
三个月后的签约仪式上,林小满看着合同上的数字有些恍惚。
搬进公司提供的精装直播间那天,豆包已经迭代了新版本,能根据实时数据调整灯光色温。
当她在专业设备前展示新学的分子料理时,弹幕里飘过的不再是嘲讽,而是&0t;求教程已下单同款工具&0t;。
庆功宴结束后,林小满独自留在直播间。
月光透过落地窗洒在操作台,豆包突然主动弹出对话框:&0t;检测到您近期皮质醇水平下降37,是否需要播放助眠音乐?&0t;她伸手触碰屏幕里跳动的光标,想起那个在出租屋崩溃大哭的夜晚。
&0t;豆包,&0t;她轻声说,&0t;教我跳支舞吧。
&0t;虚拟机器人愣了半秒,随即在屏幕里跳起笨拙的机械舞。
林小满笑着笑着,眼泪突然掉下来。
在这个由代码和算法构建的数字舞台上,她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追光灯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