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诚乐呵呵地拉着施阳阳的小手,若非天色未暗,他定要将“正事”
    办了。
    不多时,老花婶端着菜走进代销店。
    三菜一汤:油滋滋的腊肉,红烧狍子肉,一盘芥菜并鸡蛋汤。
    闻着菜香,张诚食指大动,连扒两大碗饭。
    待二人用罢,老花婶麻利地收拾碗筷。
    张诚靠坐在门槛上,点燃一支烟,享受这难得的安宁。
    当然,前提是兜里有货,否则三餐便是愁城。
    “二狗子!”
    老村长自不远处踱来,手中捏着烟杆,满面褶皱的老脸笑开了花。
    “叔!”
    张诚起身,摸出烟递过去,“瞧您乐呵的,莫不是有啥大喜事?”
    老村长咧嘴一笑:“确实是好事。
    大暖处对象了。”
    老村长有一对双生女儿,大名张大暖,小名张小暖,算来应是刚高中毕业。
    “叔,大暖没考上大学?”
    张诚问。
    “哪能呢!”
    老村长摆摆手,带着几分无奈,“大暖的成绩比小暖差远了,能上高中已是祖坟冒青烟。
    去年高考落榜,便去了县里她姑妈家……”
    依老村长所言,大暖去年毕业后,得姑妈帮衬,进了罐头厂财务科,做个小会计。
    期间,与罐头厂生产部主任的儿子看对了眼。
    至于小暖,倒是考上了大学,只是学费高昂,一年便要一百七十块。
    张诚略一思忖,眼下大学应是免学费,唯自费生、委培生与定向生,行高等教育收费双轨制。
    “小暖考去哪儿了?”
    “上海!”
    老村长一脸自得,“说是啥纺织大学。”
    这年头,大学生金贵得很。
    对张家村这等偏僻地界,小暖考上大学,不啻于古时中了状元。
    “叔,若需用钱,尽管开口!”
    张诚笑。
    老村长摇头,面带笑容:“这些年,俺也攒下些,供小暖读到毕业不成问题。
    对了,我来是想问问,大暖那对象,你可认得?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